几回梦里回延安
信息来源:http://www.ya-byy.com/ 点击量:1514次 发表日期:2014-09-19
“几回梦里回延安,双手搂定宝塔山”,贺敬之的《回延安》勾起几人赴延安的心机。
习惯性地喜欢拍下沿途的景色。延河边,摆上一个手捧宝塔山的外型,却怎样也拍不出最佳效果。延河,这道不知哺育了几反动战士的甘泉曾经滋养了无数有志青年的心田。他们逾越万水千山,冲破重重障碍,来到延河两岸,读书、工作、拓荒、种地,憧憬着独立富强的新中国。延河边响亮的山歌声、爽朗的欢声笑语和潺潺的延河流水,交错成充溢了青春生机的生命交响曲。
崇高的宝塔山和延河看起来一点也不雄伟,但延安真实找不到其他标志性建筑了,这个意味反动胜地的标志就给了宝塔山。先去了王家坪中央军委原址,在毛主席故居前,有一个照相摊,仿制了十几套灰布军装和十几顶灰布军帽,还都缀上了红布肩章和红布剪成的五角星。同车的男同志们都换上了军衣军帽,坐在石桌前,频频合影纪念,置身其中,心底深处默然滋生出一种那个年代的恍惚感。
杨家岭。中央大礼堂,一个外型像飞机的建筑,听着讲解,脑际里立刻显现出曾云集了毛泽东、朱德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反动家济济一堂在这里运筹帷幄,瞻望新中国的曙光,描画新中国的蓝图的场景。看到朱德桃园仍然果实累累,而它的主人早已作古。当年的小树苗往常已是参天大树。毛主席寓居的窑洞前有一低矮的石桌石凳,是当年毛主席和美国 记者斯特朗说话的中央。就是在这儿,毛主席提出了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”的著名论点。
顺着一道几米长的斜坡下去,山脚下有一块面积约一分的平地,是毛主席的小菜园。脑子一下子记起了小学课文《杨家岭的早晨》,联想起了毛主席踏着晨曦,从延河里舀上来一桶水,一瓢一瓢地浇在菜苗上。坐在当年毛主席坐过的石头上,看着来交往往的游人,怎样也感受不到伟人们的襟怀和志向,倒是深入认识到了前人栽树后人纳凉的道理。站在这块先辈们洒过热血的土地上。心,久久难以宁静。
窑洞前,丁香树下。几个陕北农民正在引吭高歌、表演安塞腰鼓。生龙活虎的架式,充溢了黄土气息。白个生生的羊肚子手巾,红红的腰带,腰间还悬着扑楞楞的腰鼓;他们用粗暴的“信天游”展现着他们的生机,他们的能量。没有什么套式,没有什么技巧,只是让蕴积在胸中的热情恣意宣泄,只是让心底的歌声纵情释放。一切就是这么简单,这么质朴,这么真诚,这么火热,张嘴就来,随口就唱。
当午后的斜阳缓缓西移,我们的车一路跟随着。但是距宝塔山15分钟就到了当地的延安圣地大剧院,一场充溢人世真爱的舞台剧《
延安保育院》似乎将我们带回了昔日的延安……
往返的路上,延安的一切在我转头回眸中越来越小,我像一个被强行带走的孩子,趴在车子的后座上,透过车的后背窗,无助地向外看着。